想要说明荀子的学问,就是形成人文世界之道。人在自然世界之上,要开出一个人文世界。所以荀子不只说人道,更说人文文化类别之道,荀子说人和各类自然物的关系,说人与人在世界中的各种关系,有说天道,有说人道,有说天地万物之道,有说求学、修身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制度、音乐等各文化之道。

本站选出主要的篇章,并从每篇中精选出部分内容,扼要说明荀子形成人文世界的礼义之道。因篇幅有限,有些篇章未有选入,故在这里补充其大意,让读者能更全面掌握荀子学问的大概。
 
《仲尼篇》第七
 
《仲尼篇》用了文章开头二字作为篇名,和内容并无关系。首二段是说霸者自然有其不灭亡之道,而不免会有用礼让来装饰自己的表现;王者才能真正致力使用贤者来强大国家。又说臣子事君主和以礼自持之道。
 
《议兵篇》第十五
 
《议兵篇》是讨论军事的文章。说军队是以统一人民为根本目的。军队崇尚诚信,不崇尚欺诈。军队应是仁德之人的军队,天下人的军队。又说到军队的强弱关联于政治。又说仁义之师是无敌的,说做将领的六术、五权、三至和王者的军制。最后说仁者之所以用军队,是因为仁者爱人,所以憎恶危害别人,因为义者遵循义理,所以憎恶别人搞乱。又说,仁者的军队,所经过的地方都受到感化,所停留的地方都得到恰当的治理,好像及时雨降下,没有不欢喜的。孟子用来说君子德行的“所过者化,所存者神”,荀子用来说仁义之师,可见说军事,也是注重仁义德性的。最后荀子说,兼并别国容易,但要巩固凝聚才是困难。这就又归到政治上了。
 
《强国篇》第十六
 
《强国篇》说人的命在于天,国家的命在于礼,强国就要尊崇礼。威严有三种,有道德的威严,有严厉监察的威严,有狂妄的威严,道德的威严才能真正强国。又说得到胜过别人的权势,不及得到胜过别人的礼义之道。最后说秦国的霸政,治理得很好,但他们没有儒者,所以只能称霸,不能称王,因为不是崇尚礼义。
 
《正论篇》第十八
 
《正论篇》是要以公正的议论来驳斥当时流行的错误看法。例如:君主之道应该隐蔽周密的主张,桀纣本来拥有天下而汤武是篡夺天下的说法,宋钘主张被人侮辱而不以为耻,不以为耻就不会令人斗争等,荀子对此作出辩论。
 
《正名篇》第二十二
 
《正名篇》说名称和所指内容之间的关系,又说应如何制定名称。这是中国古代关于语言逻辑的重要篇章之一。荀子认为圣王制定名称,事物就能被分辨,人民就能够沟通,圣王之道就能实行。但社会上却有很多人擅自作出名称,混乱正确的名称,令人民疑惑,所以要写《正名篇》来纠正。荀子提出名称是约定俗成的,认为名称本来不固定,相约而命名,使用和相约不同的名称就不适宜,名称所指的内容本来也没有固定,相约内容而命名,所以是约定俗成。篇中也批评了一些和名称相关的异端邪说。
 
《君子篇》第二十四
 
《君子篇》的君子是指君主,主要说为君之道。君主使用刑罚超过罪行应得的,奖赏超过德行应得的,根据亲族来论罪,根据世系来任用贤人,就会形成乱世。君主应该效法圣王,根据礼义来制定事务,应该崇尚贤能,使贵贱有等级差别,亲疏要区分,长幼要有次序,刑罚要和罪行相当,爵赏要和德行相当。这才是先圣王之道。
 
《成相篇》第二十五
 
成,是把乐曲从头到尾演唱一遍;相,是古代一种敲击乐器,又叫作拊,成相,即一边唱一边击拊,可能是一种民间的演唱方式。《成相篇》是以体裁作为篇名。全文五十六章,分为三篇。每篇以“请成相”开头。这是古代一种朗诵的文体,须押韵,句式整齐,近似诗歌。本篇用朗诵句式说明了荀子崇尚礼义的政治主张,是研究古代韵文的重要资料。
 
《赋篇》第二十六
 
赋,也是一种朗诵文体,也要押韵。但句式不像诗,而像散文,没有固定格式,可说是押韵的散文。赋,后来发展成为中国文学一种重要文体,最初就是荀子这一篇,所以这篇也是研究韵文的重要资料。本篇有五篇赋,每首说一事物。前半句式较整齐,近似《诗经》,后半较散文化,较近似《楚辞》,内容是猜一事物,最后说出谜底。五篇分别说礼、知、云、蚕、针。崇尚礼和知,是荀子的学说主张,而云、蚕、针是托物讽喻,仍是说出崇尚礼义的主张。最后是一首诗和一首歌,不是猜谜,而是说出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。
 
《大略篇》第二十七
 
《大略篇》是荀子弟子记下的荀子言论,内容很分散,难以概括,但总体也可以看到荀子思想的大概,所以叫作《大略》,主要是说隆礼尊贤思想和礼仪,形式与《论语》相似。
 
《宥坐篇》第二十八
 
《宥坐篇》至《尧问篇》五篇是荀子和弟子摘录的数据教材,经后人编辑而成。这些内容虽不是荀子自己编写,但对研究荀子思想有一定价值,而内容也保留了不少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文字,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。宥坐,指第一节所说的宥坐之器,是放在座位右边的盛水器皿。这个器皿完全没有水会倾斜,注水一半就会端正,盛满水就会翻倒。放在座位右边,用来提醒人不要太过或不及。本篇主要记载孔子言行,以示荀子对孔子的继承。
 
《子道篇》第二十九
 
《子道篇》开首是说孝道,故名子道。本篇也记载孔子和弟子的其他言论。《法行篇》第三十《法行篇》记载值得效法的言行,故名法行。
 
《哀公篇》第三十一
 
本篇第一节说鲁哀公问孔子,故以“哀公”为篇名。内容记载孔子和鲁哀公的对话,最后也有颜渊和鲁定公的对话。
 
《尧问篇》第三十二
 
本篇第一节说“尧问于舜”,故以“尧问”为篇名。内容记载很杂,最后一节是荀子弟子对荀子的总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