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00言
首页
图书
ChatGPT
搜索
公众号:5000言
手机扫码访问本页
公众号:5000言
登录 注册
荀子
《荀子》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。荀子成就人文统类之道,包括:天与人的关系、性善与性恶的关系、心与道的关系、知与行的关系、圣王之道、为学之道、政制之道、富国之道、君臣之道、强国之道、礼乐之道。
目录
简介
名句
人之性恶,其善者伪也。今人之性,生而有好利焉,顺是,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;生而有疾恶焉,顺是,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;生而有耳目之欲,有好声色焉,顺是,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。然则从人之性,顺人之情,必出于争夺,合于犯分乱理,而归于暴。故必将有师法之化,礼义之道,然后出于辞让,合于文理,而归于治。用此观之,人之性恶明矣,其善者伪也。
当前位置:
主页
荀子
性恶篇 第二十三
【原文】
人之性恶,其善者伪①也。今人之性,生而有好利焉,顺是,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;生而有疾②恶焉,顺是,故残贼③生而忠信亡焉;生而有耳目之欲,有好声色焉,顺是,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④亡焉。然则从人之性,顺人之情,必出于争夺,合于犯分乱理,而归于暴。故必将有师法之化,礼义之道⑤,然后出于辞让,合于文理,而归于治。用此观之,人之性恶明矣,其善者伪也。
【注释】
① 伪:人为的意思。指人的努力。
② 疾:同“嫉”,嫉妒的意思。
③ 残贼:伤害。
④ 文理:条理,秩序。
⑤ 礼义之道:道,同“导”。指用礼义教导。
【翻译】
人的性是恶的,而所谓善的,是人为努力。现在的人性,有生下来而贪好私利的,顺着这个性,会出现争夺,而辞让的德行就消失了。有生下来而嫉妒、憎恨的,顺着这个性,会有对人的伤害,而忠信的德行就消失了。有生下来而有耳目的欲望,有喜欢声色欲望的,顺着这个性,会有淫乱出现,而人的礼义文理秩序就消失了。这样,由人的性,顺着人的情,一定会出现互相争夺,有合乎冒犯名分的混乱文理秩序情况出现,最后归于暴乱。所以一定要有老师法制的教化,礼义的教导,然后才会有辞让的德行出现,合乎文理秩序,最后归于治理安定。由此看来,人的性是恶的,就很明显了,而善就要人为努力了。
【解读】
由这段文字可见,
荀子
是由人的礼义和人性相对比而说性恶的。性之所以为恶,是因为人生来而有好利等人性,而这些人性会令礼义辞让的德行消失。所以人如果要回归辞让礼义的德行,一定要教化人性才可以。这就是礼义和人性间的相互对反关系。所以如果礼义文理是善的,则人性就一定不是善的,而是恶的。礼义文理是理想,人性是现实,因为理想是善,所以才见到性的现实是恶。不是孤立而说性恶,而是由人顺着性而令礼义文理不存在,才说性是恶的。
所以荀子重点不是说人性是恶,不是想原谅人的恶习,以为恶习是正常的。荀子是想说人要成就礼义文理的理想,建立一个礼义文理的社会。近代中国人受西方文化影响,也用科学方法研究人性,出现社会学、心理学、生物学、经济学的人性观,不约而同都是向着人性恶的方向研究,都认为人性恶是正常的,人为自己的生存而活是正常的,人自私是正常的,人好逸恶劳是正常的,把一切荀子认为不理想的现实正常化,把人的恶习合理化,还要拿荀子的话作为理据,相信这是荀子想不到的。其实这样的方向正是荀子反对的、想要改变的。
上一篇:暂无
下一篇:
故枸木必将待櫽栝、烝矫然后直;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;今人之性恶,必将待师法然后正,得礼义然后治,今人无师法,则偏险而不正;无礼义,则悖乱而不治,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,以为偏险而不正,悖乱而不治,是以为之起礼义,制法度,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,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,始皆出于治,合于道者也。今人之化师法,积文学,道礼义者为君子;纵性情,安恣睢,而违礼义者为小人。用此观之,人之性恶明矣,其善者伪也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元芳,你怎么看?
共
0
条评论
最新
最早
加载中...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随机
型世言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
短信登录
密码登录
登录5000言
账号
验证码
获取验证码
登录 / 注册
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,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
登录5000言
账号
密码
验证码
注册
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