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性是恶的,而所谓善的,是人为努力。现在的人性,有生下来而贪好私利的,顺着这个性,会出现争夺,而辞让的德行就消失了。有生下来而嫉妒、憎恨的,顺着这个性,会有对人的伤害,而忠信的德行就消失了。有生下来而有耳目的欲望,有喜欢声色欲望的,顺着这个性,会有淫乱出现,而人的礼义文理秩序就消失了。这样,由人的性,...
所以弯曲的木材,一定要靠櫽栝蒸热矫正,然后才直;不锋利的刀剑,一定要磨砺,然后才锋利;现在人的性恶,一定要靠老师、法制,然后才能改正,有礼义然后才能治理安定。现在的人没有老师、法制,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;没有礼义,就会悖乱而不安定。古代的圣王因为人的性恶,因为偏险而不端正,悖乱而不安定,为此而建立礼义,...
孟子说:人之所以能学,是因为性善。(荀子)说:不是。这样是不真正知道人的性,看不到人的人性和人为努力的分别。一切人的性,是由天成就的,不可以学习得到,不可以从做事得到。礼义,是圣人创制的,是人学习而学到的,人由做事而能成就的。不可以学习得到,不可由做事得到,而存在于人的,叫作性。可以学习而做到,可以由做...
孟子说:现在人的性善,都是因为丧失了人性,所以成为恶。(荀子)答:如果以为是这样,就错了。现在人的性,出生后就离开了本来的质朴,离开了本来的资质,一定是丧失的。由此看来,人的性是恶的,就很明显了。所谓性善,应是不离开人的质朴而见到美,不离开人的资质而对人有利。资朴相对于美,心意相对于善,应该好像清明离不...
现在人的性,饥饿就想吃饱,寒冷就想温暖,疲劳就想休息,这是人的情性。现在的人饥饿,看见长辈就不敢先吃,就是对长者有所辞让;疲劳而不敢要求休息,就是想为长者代劳。子女让父亲,弟弟让兄长,子女为父亲代劳,弟弟为兄长代劳,这二种德行,都是违反人性而违背性情的。但孝子之道,就是礼义的文理。所以,顺着情性是不会辞...
有人问:人的性既是恶的,则礼义怎样出现呢?荀子回答说:一切礼义,是由圣人的人为努力而制订出的,不是因为人的性而出现的。所以制作陶器的人揉捏黏土,做成器物,则这器物是由工人人为努力而出现的,不是因为人的性而出现的。所以工人砍削木材而做成器物,则这器物是由工人的人为努力而出现的,不是因为人的性而出现的。圣人...
所以圣人教化人性而做人为努力,人为努力生起,就出现礼义,有礼义,就制订法度,所以礼义法度是圣人所制订的。所以圣人和众人相同,和众人没有不同的,就是人性。而和众人不同又超过众人的地方,就是人为努力了。喜好利益而想得到利益,这是人的性情。假如人有兄弟财产的分配,如果顺着人的性情,喜好利益而又想得到利益,如果...
一切想成为善的人,都是因为人性恶。因为微薄的向往丰厚的,丑陋的向往美丽的,狭窄的向往广阔的,贫穷的向往富有的,贫贱的向往尊贵的。如果人自己本身没有的,就一定要在外面寻求。所以富有的人不向往财富,尊贵的人不向往权势,如果人本身就有,一定不会在外面寻求。由此看来,人之所以想成为善的人,是因为人性恶了。现在的...
孟子说:人的性是善的。(荀子)说:不是。古今天下人所说的善,都是合乎正理安定的法度,而所说的恶,就是偏险悖乱的。这就是善恶的分别。现在如果真以为人的性本来是合乎正理法度的,则又何必使用圣王,何必使用礼义呢?即使有圣王礼义,又怎样加以正理平治呢?现在说不是,人的性是恶的。因此古代圣人因为人性恶,因为人偏险...
《儒林外史》是一部描绘古代知识分子群像的长篇讽刺小说。小说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态度与追逐,并将矛头指向了黑暗的政治与迂腐的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