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子

《荀子》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。荀子成就人文统类之道,包括:天与人的关系、性善与性恶的关系、心与道的关系、知与行的关系、圣王之道、为学之道、政制之道、富国之道、君臣之道、强国之道、礼乐之道。
若夫总方略,齐言行,壹统类,而群天下之英杰,而告之以大古,教之以至顺,奥窔之间,簟席之上,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,佛然平世之俗起焉,六说者不能入也,十二子者不能亲也。无置锥之地,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,在一大夫之位,则一君不能独畜,一国不能独容,成名况乎诸侯,莫不愿以为臣,是圣人之不得势者也,仲尼、子弓是也。
【原文】
 
若夫总方略,齐言行,壹统类,而群天下之英杰,而告之以大古,教之以至顺,奥窔①之间,簟②席之上,敛③然圣王之文章具焉,佛④然平世⑤之俗起焉,六说者不能入也,十二子者不能亲也。无置锥之地,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,在一大夫之位,则一君不能独畜⑥,一国不能独容,成名⑦况⑧乎诸侯,莫不愿以为臣,是圣人之不得势者也,仲尼、子弓是也。 
 
【注释】
 
① 奥窔(yào):奥,房屋西南角。窔,房屋东南角。指在房屋内。
 
② 簟:竹席。
 
③ 敛:聚集。
 
④ 佛:通“勃”。
 
⑤ 平世:太平盛世。
 
⑥ 畜:收藏。
 
⑦ 成名:声名远播。
 
⑧ 况:拜访。
 
【翻译】
 
能够做到总括国家的方案谋划,使人民言行一致,统一纲纪类别,而聚集天下豪杰,告诉他们什么是康庄大道,教他们什么是最顺畅的。能够在一般的房屋内,竹席上,都聚集齐备圣王的文制礼仪,太平盛世的习俗由此勃然兴起。能够做到这些,前面六种学术流派都不能进入,十二子都不能亲近,就算政治上没有地位,好像没有放置锥子的地方,王公也不能够和他争名声。这样的人虽然只在一个大夫的地位,但一个国君不能独自把他收藏起来,一个国家不能独自收容他。他声名远播地拜访诸侯,没有不愿意用他作为臣子的。这就是不得势的圣人,孔子、子弓。
 
【解读】
 
前面十二子都不合乎荀子的要求,那荀子的要求是怎样的人呢?荀子要求的是圣人,但圣人也有得势和不得势的时候。不得势的时候,圣人应像孔子那样,心中要有总方略,不得势也要能够教育人民文制礼仪,太平盛世才可由此而兴起。这是说文化教育的影响,比政治上的影响深远得多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中信国学大典·荀子 作者:饶宗颐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