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子的学问,除了说政治之道外,最重要是说礼义。荀子说的礼有多层意义,礼也包括乐。荀子认为礼是法制中最重要的,是文化类别中的纲要,所以礼制是包括政制和法制的。如果把礼视为一个德目的话,就贯通到义、仁、智。但荀子在《礼论篇》说的礼,就不是说这些,而是专注说儒家重视的礼仪,注重说明礼仪的意义。先秦诸子中,墨家、法家及其他各家都说政治,墨家、道家也说德行,但他们都轻视礼乐。墨家、法家认为葬礼没有用。道家认为道德在仁义之上,礼乐的仪文没有礼的意义,所以都轻视礼乐。儒家孔子很重视礼乐,所以要说礼之本,而孟子则不太重视一般的礼仪,认为葬礼不是为了仪式庄严,而是要尽人心。而荀子就是在墨家的非乐、节葬主张之后,再详细论述礼乐的意义。
荀子在《礼论篇》说礼之三本的意义。这个礼之三本是很重要的文化传统,但荀子只详细说到对祖先、亲人和君主的丧礼意义,没有详细说明天地之礼的意义,《礼论篇》也没有说到其他人与人之间礼仪的意义。我们尝试综合《礼论篇》、《乐论篇》来看看荀子说礼乐的意思。很明显,荀子是说人内在的哀敬喜乐之情,表现在外而成为礼仪。而人实行礼仪,又可以培养人智慧思虑真诚的德行。如实行丧礼,可以表现人对死者的敬始慎终之情,培养出终身不忘的德行。人对于亲人的丧礼,可见到人的感情和鸟兽是相同的,但比鸟兽更深远。荀子时代的葬礼一定要三日成服,三月而葬,父母君师之丧,更要三年,这些礼仪,都是根据人事人情而定,一定要等待适当的时节才能完成。由此可见丧礼是贯通到人情和天时。而礼的仪节,有贵贱亲疏的分别,通过礼仪,就可以令人分别出贵贱亲疏,明察伦类。君主之礼有三年之丧,就足以令人注重君主是人群的统率。这是礼仪对社会起的政治效用。而葬礼的器物,只和在生时的器物相似而不可用,是要像在生时一样而敬送死者。丧礼一定有变化有装饰,是为了要消除生者对死者的厌恶。祭礼事死如生,祭至远祖,是要贯通生者和死者的分隔,令生者和死者的关系好像断而其实不断,成就人道的永久长存。
可见荀子重视礼乐,正是由于礼乐通天时,通天地万物,通人的情感,通人的德行。由实践礼乐而尽力完成人的伦理,成就政治社会的分别与和谐,尽力完成礼制的意义。礼乐又贯通生者和死者的古今距离,成就人道的永久长存,贯通人类古今历史的意义。这是荀子贯通天地万物和人心,尽力完成人伦、制度,而贯通到历史之道,礼乐就是这个道具体表现而成为人道极致的所在。《礼记》说礼乐的意义,论述更详细,但也都是本于荀子的说法而作进一步说明。荀子之道,最后应是返回到礼乐的意义。所以荀子说政制和为学之道,常常说礼,就是因为不可不这样说。